番外4 颜觉篇:陌上花开缓缓归(全文完)
早上起来,吃一碗旁边阿婆家的沙茶面,沿着环岛路跑十公里,回去的路上顺手买了菜,做好午饭,偶尔大圣会来蹭吃蹭喝,午睡起来看书、练琴、坐在摇椅上晒晒太阳,脑海里时常会有一段突然流淌过的旋律,他就半眯着眼睛,懒洋洋地抓过乐谱记下来。
如此到了暮色四合的时候,这才收拾收拾东西,慢悠悠地踱步到酒吧,将灯打开。招牌已经有些旧了,简简一个“归”字,在小巷的深处温柔而静默地发着光。
颜觉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老年人了。
随着冬冬、超人、老花纷纷誓死不悔地踏入婚姻的殿堂,走进爱情的坟墓,乐队渐渐变成了半休眠的状态。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,自然有了更多的责任,不像他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。因此,当冬冬他们满怀歉意欲言又止之时,他主动提出了解散乐队,让成员们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家庭,以及拥有一份更稳定的工作。
这么多年走下来,酒吧就像是另一个家,真要解散,谁都不舍。最后商榷得出的解决办法是,依然保留乐队的架构,只是取消了每日的固定演出,只要大家有时间,还是可以聚成一台。
乐队就这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鲜被人提起,只有那些忠诚的熟客,依然时不时会抱着期待地问上一句:
什么时候再唱歌?
颜觉笑笑,双手握紧雪克壶,抬高至肩膀,手腕娴熟地摇晃着。自从乐队歇业后,他这个酒吧老板已经百无聊赖到自学当了调酒师的程度。
“TequilaSunrise.”他把调好的鸡尾酒摆上吧台,下巴朝酒吧门口扬了扬,淡淡说了一句,算作回答,“等他们归来的时候。”
客人惋惜地叹口气,边端着酒杯离开,边和旁边同行的友人低低说着什么,隐约听得是乐队过往荣光的故事。颜觉微微一笑,脸上有欣慰之色。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到旁边的舞台上。
舞台上方的灯没有开,只有一片昏暗的阴影,被酒吧里暖黄色的壁灯堪堪照出轮廓。架子鼓,键盘,吉他,贝斯,都摆放在原来的位置上。中央还有一架话筒。
颜觉往后一靠,悠闲地倚在吧台上,眯起眼睛。灯光在狭细的视野里被虚化成大颗大颗的光球,绚烂迷离,模模糊糊间,似乎可以看见,舞台渐渐亮了起来,鼓声、键盘手、吉他声、贝斯声完美无间地搭配着,在这中间,一道清澈空灵的声线浅浅吟唱。
唱的是什么呢?
是谁的声音唱我们的歌
是谁的琴弦撩我的心弦
你走后依旧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
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
都说是青春无悔包括所有的爱恋
都还在纷纷说着相许终生的誓言
都说亲爱的亲爱永远
都是年轻如你的脸
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眼
-----
颜觉两点一线波澜不惊的老年人生活,是被一名小记者打破的。
当然,“记者”这个名头是她自己封的,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新闻专业刚刚毕业的实习生。
“你好,我叫陈歌,耳东陈,歌唱的歌。”那个女孩背着双肩包,脖子上挂着相机,怀里抱一个小本子,踮起脚半个身子都扒在了吧台上,郑重其事地询问他道:“请问我可以采访你吗?”
颜觉淡淡地看了她一眼,“未成年人禁止入内。”
“我成年了!”陈歌不满地叫起来,背过一只手在包里摸索了一阵,然后啪的一声,把自己的身份证拍在了台面上,“我是厦门青年周刊的实习记者。”
颜觉一瞟,93年的,刚刚毕业的小丫头,难怪会……突发奇想。
“我没什么好被采访的。”他撂下一句,转身走到吧台另一边,开始整理冰块桶。
陈歌一把抓起身份证塞回包里,跟着他从外围绕了大一圈,又扒在了吧台的另一边,坚持继续说服他:“我保证,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的,也绝对不影响你工作。”
“你为什么要采访我?”他头也不抬只顾忙着手上的活,随口反问道。
“我们要做一期‘民间奇人’的特辑啊,就是采访生活中那些不平凡的普通人,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啊,特别的经历啊……”陈歌叽里咕噜地说着。
民间奇人……颜觉的面部立刻抽搐了一下。
最后,也不知是受不了这个小丫头坚持不懈的骚扰,还是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颜觉居然答应了陈歌的采访。
所以,在颜觉规律而固定的生活节奏里,突然就多了一个以采访他这位“民间奇人”为己任的小丫头,每天按时按点地出现在酒吧里,笑嘻嘻地一歪头,“大叔,下午好呀。”
“你这采访要进行到什么时候啊,你是在写长篇连载么……”颜觉惫懒地靠在椅背上,手指无意地轻点着玻璃杯的杯壁,隐隐暗合节奏。这是吉他手改不了的小习惯。透明的液体微微晃漾,在桌面投下涟漪一般波动的光影。颜觉看着那光影出神,眼神是散漫的,并不聚焦在任何一点上。
“我们老师说了,好的记者都是体验派的,不是讲述的人,而是复述的人。只有不吝于时间地和被访者相处,融入他们的生活……”陈歌又开始唠唠叨叨她那副“论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”的长篇大论。
颜觉揉揉额角,有点头大,可是抬眼看了看对面的女孩,眼神微动,不知想到了什么,最终没有开口打断。
年轻女孩的面庞素净,可谈论起梦想时,眼睛里仿佛燃烧着朝霞,绚烂夺目,整个人都被映出光彩。
“好,下一个问题是……”陈歌看了看笔记本,“为什么给酒吧取名叫‘归’?”
颜觉的手指突然停顿,懒洋洋的视线也陡然收敛,他沉吟着,似乎在思索着答案。
这时,陈歌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。她慌忙掐断,十分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,“抱歉抱歉,忘记静音了。哎呀,这个错误真是太不专业了……”
颜觉笑笑,示意无妨,眼中却多了一些难以言明的复杂意味。
“你喜欢她的歌?”顿了顿,颜觉没有继续刚才的访问,而是仿佛兴起一般,下巴点了点陈歌的手机,问道。
“对呀!”陈歌点头,说起自己的偶像显得很兴奋,“我用这首歌做铃声已经好几年了。大叔,你看起来不像是追星的人呀,也知道苏绯?
“听过。”颜觉淡淡一笑。
“她刚出道的那张专辑真的很好听!首首都是经典啊,尤其是这首主打单曲《镜像》,旋律、歌词、节奏,再配上她的声线,简直完美啦!”陈歌夸张地双手交叉握拳,摇头晃脑地赞叹。
颜觉没出声。
说来也奇怪,苏绯是他的一块心病,冬冬他们都是想方设法地避开这个话题。颜觉也以为当自己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,是会有不可抑制的怒意的。可是,此刻看着对面女孩一脸陶醉双眼直冒星星的样子,他非但没有觉得生气,反而有点忍俊不禁。
陈歌当然不知道,也可能永远不会知道,那首让她爱不释手的歌的词曲作者,正蓄着一下巴胡子,好整以暇地坐在她对面。
苏绯。苏绯。
那个小丫头还沉浸在花痴的情绪中,颜觉笑着摇摇头,目光转到窗外。他在心里无声地念起这个曾经讳莫如深的名字,只觉得所有的情绪都像是水洗一般,淡得没有颜色,恍若隔世。
原来,真正忘记一个人的表现是,突然有一天,你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她,会暗暗吃了一惊,然后你很是努力地回忆了一下,发现已经完全记不得,自己到底是哪一天忘记的了。
颜觉忽然浅浅地笑起来。那个笑容温和、明净、坦荡如砥,像是一场经年的大雾渐渐散去,露出的天空清澈透亮。
-----
“大叔。”陈歌的声音让颜觉回过神来,看了一眼对面,女孩的腮帮气得鼓鼓的,像是小河豚,发牢骚道:“大叔,你怎么又发呆了……”
“抱歉,刚才问到哪了?”
“问到,为什么给酒吧取名叫‘归’?”她加重了音调。
颜觉想了片刻,忽然问她:“听过一句话吗?陌生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”
陈歌是文科生,自然知道这段艳称千古的典故,连连点头,“听过呀,这是一段特别唯美温馨的故事。”
颜觉笑了,“那我这里也是一段特别唯美温馨的故事。”
历时两个礼拜,陈歌“民间奇人”特辑的采访终于圆满结束。
“小丫头,你会成为一个好记者的。”颜觉朝走到门口的陈歌挥了挥手,眼神里有真诚的鼓励。
她抱紧怀里的本子,重重点头。走了一步,忽又回过头来,灯光下,女孩的脸颊有异样的嫣红。眼神亮闪闪地盯着颜觉,犹豫了几秒钟,小声地问:“大叔,我以后还能再来吗?
颜觉微愣,继而笑意弥漫眉梢,没有说话,只是抬手指了指酒吧的招牌。
“想回来的时候,就回来。”
全文完
-----
后记
大家好。我是南蓂。
有些读者朋友已经亲切地叫我懒南了(笑)。
谢谢你看到这里,这说明,你已经陪我走到了这段长路的终点。我有一些心里话,想和你说。
《卿称艾艾》不是我的第一部作品,它的意义更甚于此,它是我第一部完结的作品。
从初中时一笔一划的手稿开始,到今天,我已经写了十年了。武侠、玄幻、言情、幻想、悬疑,我开坑无数,电脑里有几十个文档,都归类于同一个命名为“未完成”的文件夹里。今天,终于可以新建一个文件夹,叫“已完成”。
你可能很难理解这对于一个陈年坑王的意义。这么说吧,这让我觉得那几十个搁置很久的文档都有了绝地重生的希望,以至于我现在无论看到哪个,都忍不住吸溜一口口水,双眼冒出粉色泡泡……
说回到《卿称艾艾》。
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。我的初衷就是想写初恋,清澈的,明净的,心怀坦荡的,阳光灿烂的。没有错综复杂的误解纠葛,也没有沉重无奈的家恨国仇,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少年,抱着书本垂首穿过操场的女孩,嘻嘻哈哈哭哭笑笑,一边拌嘴一边长大,经历重逢与离别,感受欢乐与悲痛,然后左手牵着右手,一起走。
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,是某一个朋友的故事,是你偶遇过的故事,是你的故事。
很多朋友说,不喜欢林艾。我都能理解。因为她真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女主角。她的性格缺陷比文中任何一个人物都要明显。但我还是近乎偏执地把所有笔墨给了她。正是因为她不完美,所以她有一种让人亲近的真实感。
之前在评论里也和一些朋友聊过,我说,林艾的身上有我的影子。确实如此,不只是她,整个故事,都刻有显著的个人色彩。林艾的敏感孤僻,是我青春期的余震。林艾上的大学,就是我的母校。林艾生活过的城市,就是我的故乡。林艾的男朋友……额,还是林艾的男朋友(笑)。
林艾最终成长为了一名独立自信、温柔从容、在岁月里不卑不亢的女子。大概,这也是我无意识下,对于自己的期许吧。
谢谢你,陪伴她,也陪伴我,一路长大。
这不是一句套话,真的是,谢谢你。没有你,我这个弃坑惯犯坚持不到这一句“全文完”。这两个月的很多个夜晚,我缩在黑暗的角落,忍着困意写下的每一个字,都是因为你。
谢谢你,也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。
谢谢你,提醒了逐渐安逸于现有工作和生活的我,曾经那份想起来眼睛都要发光的热爱,不要忘记呀。
林艾和程远暮的故事在这一时空结束了。不需要说再见。因为踏过这个终点,下一步又是新的起点。
最后,和大家说说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吧。我手中还有另一个玄幻长篇正在连载,有兴趣的朋友去微博(@南蓂)戳链接,继续支持我;故事这里呢,很快会再开一个古风悬疑的系列文《闻冤》,说的是明朝成化年间,一个叫胡说的算命先生,在北京城破案的故事(前情可点击我主页上的《虞美人:闻冤》),频率暂定为周更;还有朋友期待的晨曦夫妇的独立长篇《温柔晨曦》,过段时间也会着手动笔。
哇,觉得自己真的再也不是坑王了……
最后的最后,谢谢我的编辑。你永远是我的朋友。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知君。
不话痨了,就说到这里。
我一直在。谢谢你来。
南
2017年10月25日